close

165113_1264933599438_7511113_n   

幼稚園畢業→小學→高中→大學畢業

最近快要拍碩士服的照片了,順便來回味一下以前的求學照片!

 

從小到大,求學之路也可以說是坎坷的。

小時候的我很是愚笨、不甚靈巧,

每天媽媽會帶著我寫功課與複習,即使是這樣,我的考試成績在國小低年級時也可以考個七十幾分,

別人總是輕易地考個九十或一百分,而我總離滿分有點遠。

好不容易到四年級之後,靈竅微開,

成績有了小幅度的進步,也漸漸開始有了榮譽心。

終於在國小畢業的時候,第一次讓智育得到了優,

每次想起來就會有點感動,似乎是一種蛻變的開始。

在我就讀的那間小學,是從一到六年級都不會更換班級的,

所以同學是一路當了六年,每個人的形象幾乎是在前幾年就會成既定的樣子,

我的形象大概就是安靜、內向、成績不好、瘦又矮、沒有特別突出而平凡的女生,看起來是個軟柿子。

我曾經在國中時聽到班上同學從以前國小同學口中說我是啟智兒,或是去借課本對方居然說他不認識我之類的無血無淚話語。

(好歹我們也同班六年,即使毫無存在感也別這樣嘛!)

到了國中,感覺是個可以重新開始一個新的形象的機會,

所以第一天新生報到,我很自信的自我介紹之後,居然在選學藝股長時,有人提名而擔任了這個職務,

這是以前在國小從來沒想到過的一個職務,也許很多人從小就當班長之類,覺得習以為常,

對我來說卻是一種好榮譽的事。

在明星國中,我的成績算是不錯,班上的前十名,已經很滿足了,

每天很認真的讀書,不會四處去玩樂,

國三時覺得壓力有點大,我的理化特別爛,

考學測時自然科除了背誦題,其他都瞎猜(想當然成績不怎麼樣)。

還好還是擠上了新竹女中,我還記得剛上高中的那個暑假,

對著媽媽說:「我以後是不是有機會上國立大學呢?」

媽媽說:「當然啊,只要妳努力一定有機會。」

這個對話就像一場夢。

我的高中讀得一蹋糊塗,又是個各方面都不優秀的學生,

高一遇到了一個年輕資優的女數學老師當班導,

數學全部都聽不懂,老師都很愛說有問題就要問,

但當問了一個基本到不行的問題時,老師又會說這麼基本的都不知道,

讓我從此放棄數學。

我想高中應該沒認真算過幾題數學吧,連數學公式都背不出來,很是淒慘。

那時候讀什麼都不上心,只有國文是拿手又自信的,

英文單字打亂一考就全忘光,想當初考高中時,英文是考最好的科目,只錯了一題,

國文還錯了好幾題,只能說整個事態都變了。

高中每天只想著快點放學回家,

依舊和小時候一樣孤僻,

所以是個老師不會疼愛或特別注意的學生(除了成績太爛會被注意)。

我想高中唯一比較可以拿出來說嘴的大概就是學測國文考滿分,

這大概也是我目前還算得意的事情之一,

也因為那個國文,我才能申請到華語系吧。

那時候學測成績出來,我就有預感自己有機會滿分,

後來被班導叫出去說話,她說這次我幸運可以在國文拿到滿級分,

一定要好好利用申請的機會報考大學,

雖然她這麼說是好意也很正確,但不知道為何我有點不服氣,

因為我覺得我國文可以拿滿分不是運氣或偶然(哈哈,真有自信)。

在學測成績還沒出來時,我一直很擔心自己會不會考不到大學,

但哥哥姐姐又會安慰我,雖然我在竹女成績不好,卻不代表會輸給其他學校的人,

很謝謝他們沒有否定我。

其實考大學時的學測考得還算不錯(以我的程度來說啦),

申請了中原,也順利通過面試,

真的是萬幸,雖然沒有讀國立大學,但讀了還算不賴的私立學校(好裡家在沒應驗自己說考不上大學的話)。

後來指考放榜,爾後公佈學校榜單,和我比較好、程度也相近的同學,

各個都上了國立的教育大學,又一度讓我很喪氣,

也許我當初也決定參加指考,我是不是也有機會讀國立呢?

當然這個問題我也問了媽媽,她依舊很會安慰我,她說教育大學是師苑體系改成的,

所以她覺得我讀中原其實是更好的,然後我就接受了她的說法(哈哈哈)。

--以上純屬母女倆的自我勝利想法,無關學校實際好壞喔。

大學我就很認真地玩,參加系學會活動,

大小運比賽、啦啦隊比賽、活動表演和迎宿活動,

因為我很愛存錢,所以也很認真打工,

雖然個性還是古怪慢熟,卻也是在成長過程中,一個大幅進步的黃金時刻啊!

在學業方面依舊是沒特別突出,其實算是滿認真的上課、複習、準備報告,

奈何班上強者太多,以致無法名列前茅,只能中等持平。

大學畢業開始工作後,

感悟到那不是我要的生活和工作內容,

所以認真思考是不是要再讀不同領域的研究所,來個人生大轉彎,

(以前大學時,認為自己真的沒有很愛讀書,還信誓旦旦地說絕對不繼續讀,

還真是做人不能鐵齒這句話,要默念一百次)

工作兩年,準備了兩年,考了兩次,然後終於考上了現在的學校。

現在的我不是很確定多讀了這兩年,到底對外來的貢獻和改變有多少,

但不後悔讀了研究所,即使學到的東西和當初想像的完全不同,

卻也體驗了不同歷程和思考模式。

 

以上是在寫論文時,突然回想到關於從小到大求學的過程,

起起伏伏的,卻又不放棄地一路讀了上來,

我想我可能追尋的,是一種自我肯定吧。

然後再次回想升高中時和媽媽的對話,

我:「我以後是不是有機會上國立大學呢?」

媽媽:「當然啊,只要妳努力一定有機會。」

這個對話不再像是一場夢,因為美夢成真了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呂太陳氏 的頭像
    呂太陳氏

    《書寫X婚姻》

    呂太陳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